镶嵌在鲁西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!
在鹿洼煤矿掘进二工区井下三个掘进生产迎头现场,机电设备是保障安全生产的“生命线”,而机电班组则是这条生命线的忠诚守护者。他们用智慧与汗水打造出“三把锁”,从思想、管理、责任维度全方位发力,为工区安全生产筑牢铜墙铁壁,让掘进工作在安全轨道上稳步前行,助力工区不断创造新的佳绩。
拧紧“思想锁”,筑牢安全意识根基
掘进二工区机电班组,始终把强化安全思想作为首要任务,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这一日常交流阵地。班前,班组长们雷厉风行,用简短而有力的话语总结昨日工作的安全短板,让员工们带着警惕心开启新一天的工作;班后,大家围坐一起,复盘当日工作细节,分享设备检修、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心得与问题解决方法,在你来我往的交流中,安全意识不断深化。
每周的安全学习日,堪称机电班组的“安全盛宴”。他们精心筛选各类典型机电事故案例,从事故的起因、发展到最终酿成的严重后果,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分析。机电人员们结合自己日常工作场景,换位思考:“要是我处在那个事故场景,会在哪些环节出错?又该如何提前防范?”这种沉浸式的反思,让安全意识从抽象概念变成了大家工作时的行为准则。
此外,他们紧跟时代步伐,巧用机电班组微信工作群。群里,安全小贴士、最新设备维护保养经验等信息定期推送,把安全知识、设备保养知识融入到员工们碎片化的日常时间里。久而久之,安全意识在机电班组全员心中深深扎根,面对复杂的设备检修任务或是突发故障,大家都能下意识地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范,安全操作成为自觉行为。
盯紧“现场管理锁”,细查隐患保运行
掘进二工区作业环境复杂,点多面广,现场管理难度巨大,但机电班组毫不畏惧,秉持“问题在一线解决,隐患在现场整改”的理念,把现场设备检修管理当作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,以精细化管理为“手术刀”,精准切除安全隐患“毒瘤”。
每天,机电人员如同不知疲倦的“侦察兵”,穿梭于各个掘进现场。掘进机、刮板输送机、皮带输送机等设备都是他们重点“关照”的对象。对于皮带输送机,哪怕只有一丝一毫的跑偏迹象,都休想逃过他们的眼睛,一旦发现,迅速调整,避免皮带因跑偏过度磨损甚至撕裂,保障煤矸石运输的“安全通道”畅通无阻;滚筒及托辊转动是否灵活,直接影响设备运行效率,稍有卡顿,他们就会立即进行维修保养,让设备始终保持高效运转。
急停、超温、堆煤等保护装置,是设备和人员安全的“安全阀”,机电人员更是格外上心,反复检查调试,确保这些装置在紧急时刻能迅速响应,发挥关键保护作用。各开关的漏电、短路保护实验,他们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操作,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有隐患的角落。一旦排查出安全故障问题,迅速记录相关信息,启动隐患处理流程,以最快速度消除隐患,将事故苗头扼杀在摇篮里。
锁紧“隐患责任锁”,压实安全责任链条
为了让安全责任切实落实到每个人、每一台设备,机电班组建立起一套严格的设备责任制度,打造出环环相扣的安全责任链条。对于反复出现的设备问题,他们成立专项攻坚小组,深入研究问题根源,指定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专人负责,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,明确整改时限,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杜绝同类问题再次出现。在加大设备隐患排查力度上,他们态度坚决,对设备重大隐患以及影响安全生产的各类隐患,采取“零容忍”态度,一经发现,立即处理,绝不姑息迁就。
同时,针对有制度不执行、执行力不强、措施不落实、检修不到位等违规行为,严肃考核追责,让违规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。这种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,如同高悬的警钟,时刻警醒着每一位机电班组成员。如今,“我的设备我负责,我的安全我保障”成为大家共同的行动信条,每个人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工作中。
掘进二工区机电班组的“三把锁”,紧密相连、相辅相成,从思想引领到现场管理,再到责任落实,构建起一套科学、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。在这套体系的保驾护航下,工区安全生产提质增效成果显著,掘进进尺稳步提升。一季度实现了“开门稳”“开门好”,一月份更是完成掘进进尺计划的130%,迎来首月“开门红”,正向着全年“满堂红”的目标大步迈进。
(赵广义 郭礼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