镶嵌在鲁西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!
在鹿洼煤矿,有这样一位扎根环保战线25年的“绿色卫士”,他用行动诠释责任,以创新推动变革,将生态理念融入矿山的每一寸土地。他,是中共党员陈伟,一位从部队退伍后投身矿区环保事业的先锋,用青春与汗水书写着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生动实践。
以矿为家,平凡岗位铸就不凡担当。作为矿区环保工作的"活字典",陈伟从事环保工作以来,严格执行国家及各级环保部门的相关要求,认真梳理企业环保生产管理职责。工作中,他认真学习环保业务知识、法律法规,按照相关方针政策结合矿实际情况制定与完善环保内业资料,在市、县环保部门的各类检查中,内业资料完善健全,受到上级环保部门的一致好评。他积极钻研环保的法律法规,掌握环保执行制度、专研治污药剂、分析检测数据,严格按照《排污许可证》规范要求,每天对环保治理设备设施及矿内生活区地下水、外排污水、生活污水、雨水按照时间节点进行巡检、采集数据信息、检测,确保各类指标达标排放。
作为煤矿企业的环保一线管理人员,他积极推动鹿洼煤矿绿色、生态、环保、健康发展,依据相关法律法规,制定矿区环境保护机制,严格执行环保要求,保障矿山环境安全。陈伟结合我矿实际现场情况,先后制定了《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》《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》《扬尘工作治理方案》《环保智能物联监控治理一体化系统》等多项环保管理创新成果和制度,做到了管理标准制度全覆盖,细化环保年度具体工作任务,持续推进绿色生态矿区建设,完善环保检查考核机制,不断提升环保管理水平。
科技赋能,创新驱动降本增效。在环境监测这个"看不见的战场",陈伟保持着十几年如一日的严谨。每天8点,他准时出现在5个水质监测点,手持检测仪记录着PH值、浊度等12项指标;下午4点,又穿梭于污水排放口,对COD、氨氮等关键数据进行动态分析。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自律,使得矿区连续3年实现污染物100%达标排放。为保障矿区外排污水最小化,节约处理外排费用,他设计制定了中水回用双循环系统,将矿井水结合中水处理回用设施,双回路管并联综合水治理,实现高效处理达标排放综合回用。通过污水中水双循环管路技术调控措施,提高了回水使用效率,减少高盐水处理费用,每月为企业降本增效数万元。
他每天忙碌在扬尘防控、环保设备巡检数据采集分析现场,让管控治理一体化数据配比与现场结合,实现了高效智能生态的生产装运闭环体系。为了让煤炭产品无尘高效发运,他牵头组织技术人员对煤场洗车台实施了系统升级改造,原洗车台洒水装置和起落杆为继电器控制系统,控制不灵敏,运煤车辆冲洗效果不理想,导致发运效率低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陈伟秉持“环保、便捷、高效”的创新思路,经过不断分析研判,确立了全方位冲刷联动装置和起落杆实现自动控制的升级改造目标。改造后的洗车台系统自投入运行以来效果良好,不仅提高了运煤车辆发运效率,而且为企业节约资金约3万元。
如今的鹿洼煤矿,绿树掩映着厂房,干净整洁、生机盎然,智能洒水系统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。陈伟依然每天穿梭在矿区,手持检测仪的身影仿佛无声的宣言:环保没有终点,守护绿水青山,永远在路上。